最新消息

2022/11/17 孩子來樂之學苑的改變?

【孩子來到樂之學苑有甚麼改變嗎?】
每天都看到孩子閃閃發亮的展現自己,老師想要分享的故事太多了,今天先來談談【喜歡上了一堂課】!
我們以往常常聽到孩子會說:『我不喜歡OO科目。』
其實令孩子學習厭倦的不是科目本身,因為「怎麼學」才是啟動內在學動力的鑰匙,當孩子面對一個不太喜歡的領域,開始可以耐著性著燒腦,甚至主動提出疑問時,教育就發生了。
並不是我們改變那位孩子的喜好,只是因為他學得更有意思,所以這使他開心,有成就感。
還記得學期剛開始的歷史課,老師的提問都只在穩固孩子理解並蒐集資訊的能力:
『請問石器可以作為___的證據?』
『這段文字的觀點是甚麼?』
剛開始這樣的提問,只有少數孩子能夠完整回答,有些回答也容易發散。
而經過幾周的反覆扎實討論,以及老師帶領示範如何從文本中找證據後,孩子們的學習能力遠遠超乎大人的想像,開始展現出分析資訊的能力,從不一定能抓出文章重點的階段,老師需要透過提問來核對孩子的想法,到慢慢能夠自己梳理資訊且敘述完整,並且說出「好像有點期待歷史課耶! 因為想原因滿有趣的!」
其實所謂的「知識」,應該透過更多理解和質疑的過程來產生,課堂中老師也曾帶著孩子們討論台灣棄留議題,孩子們發現原來可以質疑常見的立場,進而綜合文本提出他自己認為康熙皇帝真正的想法。
「對於這個領域沒興趣的孩子,也會願意跟著思辨嗎?」
首先,孩子當然可以有不感興趣的領域,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,只是,大多數孩子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習得知識的方法好無趣,因此當對人文社會領域興趣缺缺的孩子,遇上自己探究來產生知識的課堂時,都開始沉浸在「我知道的更多了,我思考更縝密了」的甜蜜感當中。
最後分享一位原本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孩子,媽媽分享看到他在樂之的改變,以及他對於【如何看荷蘭人對台灣的經營】的500字論述,裡面有正反觀點的明確證據引用,也沒有忘記提出對於人性的理解與關懷,值得大人細細品味~
#喜歡上了一堂課
#孩子在樂之的改變